早上拿著停車單去便利商店繳費,突然有感而發,想到二、三十年前,如果要繳個停車費,可能要去政府機關排隊、看公務人員臉色,現在卻進步到只需從家門走個兩百公尺,就可以在便利超商繳費,而且過程不到兩分鐘,服務生最後還會跟你說聲「謝謝光臨」。


 


我們的社會越來越有效率了,以前得要花許多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,現在都輕易地便能完成。我們節省相當多的寶貴時間,問題是:節省那麼多時間要做什麼?


 


以前的人做事沒辦法那麼有效率,但是對他們來說,能夠完成一些現在人看來很不起眼的事情,就是一種成就感,因此以前的人心靈容易富足。


 


現在的人呢?我們不斷追求效率,在改善作業流程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我們獲得了時間,卻也失去了完成那些事所可能產生的成就感以及人生的意義。每個人在效率的要求之下,只要機械式地完成他所要完成的那一部份就好了,至於為何要這麼做?這麼做的價值、意義何在?大部分的人都很茫然。


 


一件事情一旦完成、一個問題一旦獲得解決,它們就不再是目的,它們可能變成過往曾經的榮耀,也可能變成一種每天該完成的流程。當目的變成了工具,之前所追求的目標便消失了,人們得要另外尋找目的、價值、意義。


 


有部分的憂鬱症患者,你會覺得他們沒有憂鬱症的資格,因為他們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,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?我認為他們擁有很多,唯獨缺乏人生目的。因此有些心理醫師倡導「意義療法」,醫師只要幫助憂鬱症患者能夠想清楚人生的意義為何,症狀便獲得改善,而且我相信這樣的改善是一種化學機制----雖然沒有使用藥物。


 


我非常贊同這種理論----尤其是針對那些生活上已經擁有很多的人。他們不是因為貧窮、生活困苦,但是他們確實活得相當辛苦,被缺乏人生意義的空虛感所困擾著。


 


記得高中的時候,非常喜歡研究數學(也很喜歡物理、哲學),每天非常執著地解數學問題,甚至有點瘋狂。後來當我憑著一己之力通過數學能力競賽雄中初試、高雄市複試,進入全國決賽的時候(我不是資優生,當時雄中也沒有專門培訓這些競賽選手,全都得靠自己努力),忽然之間覺得有點失落,我不知道自己這麼努力算數學是為了什麼,如果只是因為興趣,那麼為何要花這麼多時間?剎那間,自己一直理所當然視為人生目標的榮譽感,顯得不重要了,那麼重要的是什麼?


 


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「下象棋」這件事,我的棋藝算是不錯的,但是上大學之後我便不太碰象棋了,為什麼呢?因為如果贏了也不會覺得很高興,反而對方會因此很挫折,那麼輸了呢?(基本上這很少發生)只是代表對方花在研究象棋的時間比你多很多而已,那又如何?我算是比較早熟、懂事的人,在高中的時候,我怕爸退休很無聊,於是三不五時陪他下棋,到後來都得要故意走錯幾步,讓每次的勝負局數差不多。(還不能太常平手,因為這樣太明顯了,我爸反而會覺得很掃興)結果是:我非常地痛苦,我得要花比正常下棋更多的腦力去求得一個和諧的結果,我把相當多的時間拿來陪著我爸,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(為了聯考而唸書的時間算是考試的,不是自己的),心裡覺得很空虛,常常站在陽台上對著遠處的黑夜發呆。


 


現在的我當然已經想通了(人生的意義就是追求價值感),不過大學那幾年真的過得很辛苦,價值、意義等等之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。對現在的我來說,榮耀還真的是虛幻的,不管教師甄試或者什麼競賽得到好成績,心裡的高興都只有一點點,幾乎不太有什麼感覺。目前心裡只有一點點遺憾:覺得當初不應該唸純數,應該唸些應用類的科系。


 


忽然想到股票的事:我爸的投資個性是屬於野心很大的,我媽是屬於斤斤計較的,但是兩個人的共通點是:對於數學、數字的敏感度不高,卻執著於自己的意見,而且每天盯著股票看。我很想建議他們:如果他們把觀看股票的習慣改為三天一次,甚至一週一次,我相信他們會賺得比較多。因為我爸不懂得踩煞車,因此往往錯過賺頭,等他收割時已無多少利潤;我媽太過保守,等不到利潤拉高的時間點,賺只能賺小錢(三五千塊),賠卻賠大錢(好幾萬塊)。


之前我建議我媽皇翔不要賣,至少等到87~88塊之後再賣,結果她在配息前,84塊便急沖沖賣了,還很得意說她至少賺了幾千塊,沒有賠到錢。結果這支股票震盪了兩、三週後,不但配息了,而且現在股價衝到九十幾塊,以她投資的金額(五十幾萬)計算,她少賺了五萬塊以上,事後才一直懊悔不已(這不是第一次了喔)。


 


我爸呢?他很精準地買到了農林這支股票(老實說,這一點我做不到),但是賣的目標價我估得滿準的他卻不聽,我建議他20塊之後先賣10張,然後22塊賣10張,25塊賣10張,剩下的20張大概28~30塊之間賣出,這樣的話,他賣完可以獲得120萬左右。結果呢?因為我媽一直在旁邊吵,(怎麼有人做得不好卻又這麼堅持己見的?)從16塊吵著我爸要賣,吵到18塊,我爸受不了就先賣了30張,然後呢,因為股價在19塊多震盪了兩三天,於是他就把剩下了20張全賣了,等到隔天股票漲停板才後悔,等到22塊多才又買回來。現在呢?股價曾經到34塊,但是連續四個跌停,現在已經回到26塊,他想賣還賣不掉。其實就算他現在賣掉了,總共獲得100萬左右,這樣一來一往之間,還是跟我的做法差了20萬。


 


我前幾天買了高雄銀的股票,剛好買在高點,因此這幾天震盪之後,股價還沒回本,但是我根本不擔心,我跟我媽說它之後會漲,大概漲到26、27沒問題(甚至更高),她竟然幸災樂禍說:「那你就慢慢等吧。」


 


今天我跟他們說「中工」這支股票會漲(至少可以從10塊漲到15塊,但是我沒錢買了),他們不但不聽,還反勸我要多觀察,不要一頭栽進去,因此我決定把這些話寫下來,等到以後印證就知道誰說的對了(他們以為我隨便聽聽小道消息就要來炒股票,唉...)。不過就算到時候印證我是對的又如何?我下次能夠做出預測嗎?那就很難說了,有些感覺說來就來,說不來你再拜託也沒用。


我在想,就算我預測了10次都準確,那麼第11次建議他們,他們還是不會聽。因為操作股票是他們的樂趣,也是他們的人生意義,如果他們聽了我的,等於承認自己失敗,那麼就算賺了錢也不快樂(即使有很大的機會聽我的會賺得多很多)。


 


股市是經濟學的具體表現,也就是大眾心理數學化之後的展現。如果有人問我:你怎麼知道是多少塊要賣?憑什麼理由?我會告訴他:我不知道。但是這種複雜的渾沌數學現象,還是有脈絡可尋,我們無法掌握每一個投資者要買或者要賣多少錢,但是整體表現出來卻是有規律的,只要數學直覺夠敏銳的人,自然能夠感覺得出應該怎麼做----有許多的數學訊息在潛意識之中被接收,展現出來就是你的直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zhoujinpei 的頭像
    zhoujinpei

    深刻體會、務實生活

    zhoujinp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